中国气动马达网 china-airmotors.com 网站公告列表     公司专业生产、研发、销售产高品质气动马达、气动搅拌机、气动压力桶、叶片式气动马达、减速气动马达、微型气动马达、气动轴流风扇以及其相关的成套设备的企业,   欢迎各界来电来函,公司将竭诚为您服务!  [气动马达  2011年1月28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0574-66509027
0574-65358289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气动马达网 >> 气动马达信息 >> 气动行业资讯 >> 气动行业信息 >> 正文

如何追赶气动行业发展的脚步

如何追赶气动行业发展的脚步
在我国气动行业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有4位,其中有两位目前就在奉化工作。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我市的气动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企业普遍感到订单明显减少,生产和经营举步维艰,更有一家企业倒闭。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如何才能做大做强?记者日前走访了这两位从事气动行业数十年的专家,和他们做了一次高端访问——

陈启复眼中的奉化气动行业

陈启复,教授级高工,195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机械系。原机械工业部下属无锡气动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气动分会会长,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动分委副主任。曾负责起草全国气动行业七五、八五、九五规划。1994年退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陈启复和奉化气动行业最初的接触,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有一家国营奉化气动元件厂,规模虽不大,却也是机械工业部重点要抓的14家企业之一。因此作为无锡气动技术研究所所长,陈启复一年要来奉化一二次,了解情况,指导生产,安排布局。在他的印象中,另外还有三五家私营的气动企业。

“我对奉化气动行业的认识,1998年可以说是个大转折。”陈启复告诉记者,这一年,由机械工业部组织的全国液压气动密封件订货会在奉化召开。记忆中订货会的展厅布置在类似厂房的大厅里,摊位是砖头搭起来的,搁一块木板,产品就放在上面。

就是在这么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展柜”上,陈启复发现了三个“惊奇”。

第一个惊奇是在这里看到有20多家企业都成系列展出了第三代产品。他说,中国的气动产品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机械工业部组织联合设计的产品,体积大,电耗比较大。第二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上海气动成套厂引进德国海隆公司技术研发的产品,成为行业的主导产品。1993年以后,以亚德客、SMC公司为代表的产品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这是第三代,其特点是体积小、电耗功率小,可以和计算机连接。

第二个惊奇是,这些小而精的产品并不是高级机床加工出来的,而是仪表车做的。

第三个惊奇是当时企业之间协作配套很好,形成了一个行业内部按零件分工制造,产品配套的供应链。陈启复说,这些产品含有较高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外表上也很像,非常不容易。因此他觉得中国气动的希望在溪口。同时也给了他一个很大的启发,以前为了缩短跟国际水平的差距,主持行业规划和产品研发时,受学院派路子影响,往往先从理论研究开始,框子过多,过于追求结构的先进,增加了制造难度,因此研发的速度缓慢。

陈启复为什么认为中国气动的希望在溪口呢?他说主要有三个理由。

一是这里的企业家很多是高级模具师傅,动手能力强,充分发挥了模具工开模具的特长。气动元件要开模具的零件多,再精巧复杂的结构,这些企业家可以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但只要拆开来,他们能很快地做出来,所以仿制速度相当快。

二是没有高精度的设备,但把零件的生产专业化了,比如电磁阀,有专做静、动铁芯的,有专做阀体、阀杆的,等等。一家厂专做一二种零件,仪表车用死档块定位,不仅保证了精度,而且效率也非常高。

三是这里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好,敢想敢做。不管企业是十几人,几十人,甚至几百人,都是自己白手起家打拼出来的,懂得珍惜,能不断追求发展。

溪口的这三个特点,当时在国内其他地区都不具备。

事实也证明了陈启复的预测。现在溪口已被命名为“中国气动元件制造基地”,并于1999年10月成立市气动工业协会,协会现有约29家规模企业,去年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其中佳尔灵气动、索诺气动、星宇电子、华益气动四家企业还成为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动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并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索诺气动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承担企业。

去年索诺气动、佳尔灵气动、星宇电子主持起草4项国家标准,参与制订3项国家标准。其中索诺气动负责起草两项电磁阀国家标准,佳尔灵气动负责起草气缸国家标准,星宇电子负责起草电磁线圈国家标准。2008年7月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制定“气动行业企业联盟标准”。索诺气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毛信强还作为惟一的中国企业代表,赴英国参加国际气动标准制订大会。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陈启复看来,生产气动元件的起步门槛不高,做出来、做得像很容易,但要做好、做强难。溪口气动已很成功很出色地走完了第一步。现在应思考如何走做好、做强的路。总结各自的经验,分析国外的发展趋势,要迈好这步路,关键在技术。

溪口气动行业存在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技术力量薄弱,自主创新开发能力低,这也是全国气动行业一个共性的问题。企业家可能还没有掌握什么叫自主开发,怎样进行自主开发?陈启复在与部分企业家的交流中看到了这个问题。他说,溪口气动行业发展到今天,多数企业已完成了原始积累,不少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购置了非常先进的测试设备,可以说创造了中国气动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论产品技术水平,测绘仿制的多,自主知识产权很少。不少企业买了先进的测试设备,但很少有设计人员做系统的实验测试分析,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自主创新开发能力。

现在金融危机来了,企业订单普遍下降。陈启复说,订单下降并不能说明企业的好坏,国外的大企业现在也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关键是企业能否在危机中发现商机,能否在变化的市场中开发潜在的市场。这就取决于企业有多强的技术力量,有多强的自主创新开发能力。

溪口的企业家是否已认识到自主创新开发能力的重要性,陈启复对此表示有些怀疑。说到自主创新开发,不得不提日本SMC公司。陈启复说,SMC公司在日本的技术研发中心就有1400多人,而且在中国顶尖的名牌大学如哈工大、清华、北航、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大等高等院校,都建立了SMC技术中心,由专家教授做项目技术开发的带头人。

陈启复告诉记者,他最近去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看了一下,发现他们现在研究的产品,一是当前国民经济重大产业拟应用光机电一体化的气动技术和元件;二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潜在市场中应用的气动技术和元件,非常前沿。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于技术改造方面。陈启复认为必须先从工艺分析入手,再作装备上的投资。现在的情况是:做某个零件要用什么设备,什么工艺才能达到高精度、高效率?企业家事先缺乏分析。2007年12月,陈启复曾陪同原机械工业部的总工程师,现中机联常务副会长走访了溪口的几家气动企业,看到各家的主要设备都差不多。没有工艺特色,怎么能生产出特色的产品呢?因此设备更新需要上一个新台阶。

老产品的质量需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是讲内在质量(即技术性能)和外观质量都要好,批量生产中质量稳定,不能这批次好,下批次差。这就要从设计、工艺、外购及管理上分析,找原因,定措施。现在产品样品上的数据,很多不是企业自己测试出来的,而是抄来的。提升产品质量,就得认真贯彻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目前,企业的标准化意识比较薄弱。气动行业现有哪些标准要执行?走访厂长也好,技术科长也好,可能都说不清楚,相关资料也不全。去年11月,全国液气标委气动分标委的秘书长来溪口作讲座。一些企业家觉得参不参加无所谓,这让秘书长很奇怪,溪口的企业家居然没有这种意识。他说,要进入国际市场,一定要有标准意识。

此外,应重视关键件的配套问题。影响气动元件技术水平和质量的关键配套件有电磁、线圈、弹簧、密封件、压铸件、铝缸筒、活塞杆等。这里主要讲压铸件厂配套问题。不少企业生产的阀体需要压铸,现在的主要问题是阀体外表不光泽,内在质量也过不了关。国外的大公司自己有压铸件厂,或者有定点的压铸件厂提供保障。溪口气动行业每家都搞压铸件不现实,最好是选定一二家跟气动企业配套的上规模的压铸件厂。上至宁波、奉化,下至溪口,各级各部门均对气动行业非常支持,希望由相关部门出面,统一组织一下,扶持一二家压铸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为气动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吴登奎眼中的奉化气动行业

吴登奎,高级工程师,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原上海气动成套厂副厂长。2001年退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吴登奎是经陈启复介绍,于2006年来到索诺公司的。在决定来索诺之前,他事先来参观了一下,公司设备很先进,负责人也很有魄力,这让他感触非常深。他说他搞了40年的气动没能搞上去,机制不好和设备陈旧是最大的因素,在这里他又找到了用武之地。

吴登奎说,一个产品,设计、制造、管理三者缺一不可,否则质量就上不去。他说,奉化市有200余家气动企业,他个人的看法存在“三个低”,即低水平的设计、低质量的制造、低价格的销售,因而造成整个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吴登奎说,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质量上不去,水平提不高,销售打不开。“与国外产品相比,人家卖600元人民币,而我们的产品只能卖60元人民币。”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产品同类,竞争激烈,到最后你卖30元,我卖28元,造成恶性的低价竞争,导致企业陷入困境,更谈不上发展了。对此他非常痛惜,他表示,每个企业都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产品,这种产品是自己的,不重复的,具有国际竞争力,所以要搞就搞新产品,这样才能走出恶性竞争的圈子,就像索诺正在开发的出租车上使用的燃气阀,还有高频阀,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这类产品。

吴登奎还建议企业,根据自身设备情况和技术能力,集中精力做好龙头产品,质量重视了,产品就有了水平,发展了就有了潜力,而且要不断开发新产品。

吴登奎认为,溪口的气动企业从管理的角度讲,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还得努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积极开发国际标准的产品,争取打入欧洲、美国、日本等高端市场。

此外,目前有20几家气动企业效益较好,但未能做大做强,关键是缺乏合作。他告诉记者,像日本的气动企业,在气动协会的协调下,你做什么产品,我做什么产品都不一样,各有特色,却又紧密合作,因此溪口气动企业一定要有各自的定位。创业初期,像家庭作坊一样模仿人家,这可以理解,但到有了原始积累后,一定要转型,要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特色。

在采访临近结束之前,吴登奎告诉记者,他岳母的老家在大堰镇,所以他与奉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想送给奉化企业家一句话:“市场决定企业的生命,不断创新,永无止境追求高品质,这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毛信强:两位专家是索诺的财富

过去的2008年,对索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公司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承担企业,并被列为宁波市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司除参与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制订外,还荣幸成为国标制订委员企业,我自已也作为国内气动行业惟一企业代表到英国参与了国际行业标准制订,又成为宁波市惟一一名企业家获得了首届“创业浙江”成长型创业项目金奖。公司的天工品牌去年也荣获了全国气动行业优秀新产品和浙江省名牌,还为2008北京残奥会“给未来的信、红地毯、草坪开花”等提供了配套产品。可以说,诸多荣誉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两位高级专家的技术和经验支撑。拥有两位高级专家是索诺的财富和荣耀,它使索诺受益无穷,主要体现在技术、管理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创新。

早在2006年,公司在全国同行中第一家建立了自己的气动工程技术中心和流程实验室,目前已拥有19名副工程师以上级别的研发人员和团队。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许多新产品,并积极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加强品牌创新,逐步实现由初级简单生产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为主转变,走上品牌取胜之路。

气动产业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充满竞争。两位高级专家和繁育的强大技术力量作后盾,索诺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我,走上气动民族品牌的希望之路。行话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从大众的模具加工小作坊到国标制订,到国标委员企业,到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同行业许多小企业面临淘汰,而索诺却凭着创新的力量,在“严冬”里阔步前进,产品外销国家和地区增加到60多个,销售额快速增长,近3年平均增长率在40%以上,最近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总裁专访了我公司,并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对企业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和希望。

中国气动行业目前具有的几个特点

(一)国内气动行业缺乏大型企业,除了几家中型企业外,绝大部分为小型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小企业是由一些老企业逐渐分化衍生的,并在江苏无锡、浙江奉化、广东肇庆等几个城市形成了几个企业密集分布区,仅这几个地区的企业数量就占全行业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这也反映了市场经济初级阶段本行业发展的特点。在这些区域性的企业群体内,如能建立起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避免产品的低水平重复和价格恶性竞争,将有利于共同发展;反之,不仅不利于发展,还将会有一部分企业遭淘汰。

(二)外资企业规模将“后来者居上”。目前国外企业和台湾企业在中国大陆建立气动工厂的投资规模,已远远超过国内气动行业总的投资规模,且这方面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之势。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与国内生产的相对低成本结合,将产生新的优势。预计外资企业的产值不久也将超过国内企业,且其中相当部分的产品将出口。这也预示着中国成为国际气动产品制造基地的趋势与可能。

(三)目前国内气动行业还存在“优胜劣不汰,良莠尚并存”的现象。目前国内众多产品水平质量很落后的企业,与国际国内先进的企业和产品在市场上“同台竞技”却“相安无事”、“共同发展”,这既是目前中国气动市场令人亦喜亦忧的一个特色,也是某些企业不急于求变的客观原因。这种局面毕竟难以长期维持,市场无情之手终究会将缺乏生命力的企业和产品逐出竞技舞台。当然,这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建立不同层次产品的互补关系,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生产技术含量低的简单产品,也能与高技术高质量的产品和企业共同发展,是两个概念。

  • 上一条信息:
  • 下一条信息:
  •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最新热点
    能源化工行业对国产气动阀门
    气动工具的特点(与电动工具
    海西气动城
    2014全球模具展览会列表
    气动工具发展受重视 发展趋势
    气动五金工具各部分功能
    国内五金气动工具规模逐渐扩
    液压与气压传动发展及现状
    气动液压电动泵的适用液体的
    宁波奉化气动元件出口占全国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信息
  • [组图]气缸的选择方法
    [组图]行星摆线针轮传动机构优化设计原理
    [组图]气动学习教程:气动执行元件
    世界机械发展史
    空气压缩机工作原理介绍
    [组图]如何追赶气动行业发展的脚步
    [组图]几何摆线和曲线方程
    [组图]压缩空气的处理

    气动马达网服务热线:0574-66509027 13777290033 沈经理 传真0574-65218836 气动马达网官方QQ交谈、留言
    版权所有:宁海得宝有限公司 浙ICP10214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