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气的压缩与传送:空气的干燥 
后冷却器
  压缩后空气将很热,当冷却时,将不可避免地在空气管道上产生大量的凝结水,除去它们最有效方法是在压缩后立即将空气送入后冷却器。
  后冷却器为热交换器,既可用空气冷却又可用水冷却。
  空气冷却
  压缩空气通过一束束管道,由风扇产生的冷空气,强迫吹向管道。 被冷却的压缩空气输出口温度大约比室温高15摄氏度。
  水冷却
  一般地,钢壳式管一侧为水,另一侧为空气,它们以相反的方向通过冷却器。 水冷却的后冷却器必须保证输出空气的温度比冷却水的温度高大约10摄氏度左右。 通常要有一个自动排水器和后冷却器连接或做成一体以除去凝结物。
  后冷却器应装上安全阀,压力表,并建议装入水和空气的温度计。
  空气干燥器
  后冷却器将空气冷却到比冷却媒介高10~15摄氏度。气动系统控制和操作元件的温度通常为室温(大约20摄氏度)。这意味着没有凝结物的进一步积聚,同时剩下的湿气通过输出同排气一起排入大气层。但是,离开后冷却气的空气温度比管道输送的温度高,例如在晚间,这将进一步冷却压缩空气,将更多的水蒸汽凝结成水。
  用于干燥空气的方法是降低露点,到这个温度,空气完全使湿气达到饱和(即100%相对湿度)。露点越低,留在压缩空气中的水份就越少。
  有三种主要形式的空气干燥器:吸收式、吸咐式和冷冻式。
  吸收式(潮解式)干燥
  压缩空气被迫通过如干燥白垩、固态氯化镁、氯化锂或氯化钙等干燥剂,它们与湿气起反应形成的乳化液从干燥器底部排出。
  干燥剂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补充,因为随着这类“盐”的消耗露点会提高。但是7巴压力下露点为5摄氏度是可能的。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它的基本建设和操作费用都较低。但进口温度不得超过30摄氏度,其中化学物质是强烈腐蚀性的,必须仔细检查滤清,防止腐蚀性的雾气进入气动系统中。
  吸咐式(干燥剂)干燥
  在直立的容器内的粒状硅胶或活性铝,物理性吸收通过它们的压缩中的水份。当干燥剂饱和后,可通过干燥、加热一样不加热而用早先干燥的空气流过使其再生。  
  
湿的压缩空气通过方向控制阀进入干燥筒。干燥空气从输出口流出。  10~20%的干燥空气通过节流孔进入干燥筒,相反吸收干燥剂中的水份而使它再生,这些再生空气然后被排入大气。 由一个定时器周期性地切换方向控制阀,让输入空气交替地进入一个干燥筒和另一个再生筒。从而不断地输出干燥空气。 露点特别低的空气,如-40摄氏度,可用此方法干燥。 一个颜色指示器应被安装在干燥箱内监视饱和程度,在输入口必须装一个微过滤器防止夹带吸咐器的微粒雾气。这种方式的干燥基本建设和操作费用相对来说较高,但维护费用较低。  
 
 
  工艺流程图 
冷冻式干燥  
  
这是一个机械装置,它包含了一个冷冻回路和两个热交换器。  
  原理图 
 
| 1 | 
冷媒压缩机 | 
9 | 
气水分离器 | 
17 | 
水流调节阀 |  
| 2 | 
冷媒热交换器 | 
10 | 
自动排水器 | 
18 | 
过高压安全释荷阀 |  
| 3 | 
冷气式冷凝器 | 
11 | 
高压跳脱保护开关 | 
19 | 
水冷式冷凝器 |  
| 4 | 
干燥剂 | 
12 | 
压力控制开关 | 
20 | 
前置冷却器(AC)专用 |  
| 5 | 
毛细管 | 
13 | 
温度控制开关 | 
21 | 
空气压力表 |  
| 6 | 
冷媒蒸发器 | 
14 | 
冷媒储液器 | 
22 | 
冷媒低压表 |  
| 7 | 
空气热交换器 | 
15 | 
膨胀阀 | 
23 | 
冷媒高压表 |  
| 8 | 
修理灌充阀 | 
16 | 
热气旁路阀 | 
24 | 
高低压保护开关 |    潮湿高温空气通过第一级交换器1将部分传送给冷却干燥后的输出空气,它就被预冷却。 热交换器2中有一个致冷回路,在这个回路蒸发氟里昂致冷剂需吸收热量,所以使空气进一步得到了冷却。 通过热交换器1进入管道的干燥冷空气又从潮湿高温空气中得到热量,这就避免在输出口结露和增加容积并降低相对湿度。 尽管在一般应用中压缩空气的温度达到5摄氏度就足够了,然而用现代方法使输出温度达到2摄氏度是可能的。输入温度可高达60摄氏度,但进行预冷已得到较低输入温度是较经济的。 一般来说,用这种方法干燥空气的费用为压缩空气费用的10~20%。
  主管道过滤器 
    
压力表 ——所有的过滤器都装有一个BOURON压力表,该压力表会显示何时需要更换过滤元件。
  自动排放可以按3种不同的方式工作: ——自动方式:在压缩空气下工作 ——半自动方式:当压力逐渐下降时进行工作 ——手动方式
  打褶的过滤元件 ——它确保较宽的过滤表面,压力损失较低,过滤器芯寿命长。
  均衡的表面 ——它要保证上升气流速度低,并防止油重新进入气流中。
  O 型密封圈
  安装容易,过滤可靠。
  彩色标记系统 ——每一过滤精度用不同颜色的滤芯来区分开。
  安全系统  ——它能避免过滤器在压力下分离。
  可视镜 ——可清晰地检测油液收集情况。
  双层保护 ——在喷漆之前,对过滤器壳体的内、外表面的处理,能够抵抗化学和大气中空气所携带的活性剂的腐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