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纳米马达,又称生物马达分子、分子马达或纳米机器,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并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纳米系统。天然的分子马达,如:驱动蛋白、RNA聚合酶、肌球蛋白等,在生物体内的胞质运输、DNA复制、细胞分裂、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马达家族的革命,标志着人类由制造物理马达到制造生物马达的理想成为现实。纳米马达这种聚合物分子含有数对氮原子,氮原子两侧各有一个苯环,环与环之间的氮“桥”扭结在一起。分子的往复伸缩形变就是马达的运转。分子马达的种类和运动方式见下表: 马达种类 发动机部件 能量来源 运动方式 细胞肌架蛋白 驱动蛋白 微管蛋白 ATP 直线运动 肌球蛋白 肌动蛋白 ATP 直线运动 旋转马达 F1一ATP酶 F1复合物 ATP 旋转运动 细菌鞭毛 很多的蛋白质 H+/Na+ 旋转运动 核苷酸马达 聚合酶 DNA—RNA ATP 直线运动 解旋转酶 DNA—RNA ATP 直线运动
(出处见1) 分子马达方面的一个新进展是将DNA用于纳米机械装置制成DNA马达。2000年8月,Bell实验室和牛津大学的者开发了一个DNA马达。据预测,DNA马达技术可制造比当今快1000倍的机。在制作DNA马达时DNA既是结构材料,而且也作为“燃料”。 2001年4月,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研制出一台生物分子纳米发动机。据称,这台生物分子纳米发动机仅一个病毒般大小,由有机物充当的发动机和镍无机物充当的螺旋桨两部分组成。整台发动机机长750纳米,宽150纳米。这台发动机是由ATP(三磷酸腺苷)提供能量,即生物体内的三磷酸腺苷分子为纳米马达供电,由ATP合成酶驱动发动机运转。每加一次能量,纳米发动机可连续工作一小时。家高度评价此项成果,认为生物分子纳米发动机在医学领域将大有用武之地。例如,它可以充当一个“小护士”,巡视全身;它还可以在体内充当一个“小药剂师”,解释细胞发出的化学信号,计算必要的剂量,在人体内直接分配药量等[7-9]。 近两年对分子马达研究最多的仍是美国,涉及马达蛋白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特性;分子马达装配于纳米机械系统;利用水凝胶表层定位或集成分子马达蛋白;通过35nm的phi29纳米驱动pRNA粒子传递基因的siRNA和ribozyme颗粒等研究;在真核细胞的直径为25 nm的封闭微管中,含驱动蛋白的分子马达所进行的输送传递。此外,荷兰、瑞士等国也对两个分子马达合成,分子马达高精度驱动有所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