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系统的设计一般应包括: 1)回路设计; 2)元件、辅件选用; 3)管道选择设计; 4)系统压降验算; 5)空压机选用; 6)经济性与可*性分析。 以上各项中,回路设计是一个“骨架”基础,本章着重予以说明,然后结合实例对气对系统的设计计算进行综合介绍。 1 气动回路 1.1 气动基本回路 气动基本回路是气动回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可分为:压力与力控制回路、方向控制(换向)回路、速度控制回路、位置控制回路和基本逻辑回路。
表42.6-1气动压力与力控制回路及特点说明
简图 |
说明 |
1.压力控制回路 |
一次压控制回路 |
|
主要控制气罐,使其压力不超过规定压力。常采用外控式溢流阀1来控制,也可用带电触点的压力表1′,代替溢流阀1来控制压缩机电动机的启、停,从而使气罐内压力保持在规定压力范围内。采用溢流阀结构简单、工作可*,但无功耗气量大;后者对电动机及其控制要求较高 |
二次压控制回路 |
|
二次压控制主要控制气动控制系统的气源压力,其原理是利用溢流式减压阀1以实现定压控制 |
高低压控制回路 |
|
气源供给某一压力,经二个调压阀(减压阀)分别调到要求的压力 图a利用换向阀进行高、低压切换 图b同时分别输出高低压的情况 |
差压回路 |
|
此回路适用于双作用缸单向受载荷的情况,可节省耗气量 图a为一般差压回路 图b在活塞杆回程时,排气通过溢流阀1,它与定压减压阀2相配合,控制气缸保持一定推力 |
2.力控制回路 |
串联气缸增力回路 |
|
三段活塞缸串联。工作行程(杆推出)时,操纵电磁换向阀使活塞杆增力推出。复位时,右端的两位四通阀进气,把杆拉回 增力倍数与串联的缸段数成正比 |
气液增压缸增力回路 |
|
利用气液压缸1,把压力较低的气压变为压力较高的液压,以提高气液缸2的输出力。应注意活塞与缸筒间的密封,以防空气混入油中 |
|
|
|
|
1.1.1 压力与力控制回路(见表42.6-1) 1.1.2换向回路(见表42.6-2)
表42.6-2 气动换向回路及特点说明
简图 |
说明 |
1.单作用气缸换向回路 |
二位三通电磁阀控制回路 |
|
图a为常断二位三通电磁阀控制回路。通电时活塞杆上升,断电时*外力(如弹簧力等)返回 图b为常通二位三通电磁阀控制回路。断电时常通气流使活塞杆伸出,通电时*外力返回 |
三位三通电磁阀控制回路 |
|
控制气缸的换向阀带有全封闭形中间位置,理论上可使气缸活塞在任意位置停止;但实际上由于漏损(即使微量)而降低了定位精度 此三位三通阀可用三位五通阀代替 |
二位三通阀代用回路 |
|
用两个二位二通电磁阀代替二位三通阀以控制单作用缸工作。图示位置为活塞杆缩回位置;需要活塞杆伸出时,必须两个二位二通阀同时通电换向 |
2.双作用气缸换向回路 |
二位五通单电(气)控阀控制回路 |
|
图a为单电磁控制阀控制回路。电磁阀通电时换向,使活塞杆伸出。断电时,阀芯*弹簧复位,使活塞杆收回 图b为单气控换向阀控制回路。切换二位三通阀时相应切换主气控阀,使活塞杆伸出。二位三通阀复位后主气控阀也复位,活塞杆缩回 |
二位五通阀代用回路 |
|
用两个二位三通电磁阀代替上述二位五通阀的控制回路中,两个阀一为常通,另一为常断,且两阀应同时动作,才能使活塞杆换向 |
二位五通双电(气)控阀控制回路 |
|
图a为双电控双作用缸换向回路 图b为双气控双作用缸换向回路。主控阀两则的两个二位三通阀可作远距离控制用,但两阀必须协调动作,不能同时接通气源 |
三位五通双电控阀控制回路 |
|
此回路除可控制双作用缸换向外,气缸可以在中间位置停留 |
1.1.3速度控制回路(见表42.6-3)
表42.6-3 气动速度控制回路及特点说明
简图 |
说明 |
1.单作用缸速度控制回路 |
调速回路 |
|
图a为采用节流阀的回路 图b为采用单向节流阀的回路。两单向节流阀分别控制活塞杆进退速度 |
快速返回回路 |
|
活塞返回时,气缸无活塞杆腔由于经快速排气阀直接排气,就使活塞杆快速返回 |
2.双作用气缸速度控制回路 |
调速回路 |
|
图a为采用单向节流阀的调速回路 图b为采用节流阀的调速回路 图a、b都是排气节流调速回路。对于气动,采用排气节流较进气节流效果好。因为,前者可使进气阻力小;且活塞在有背压情况下向前运动,运动较平稳,受外载变化的影响较小 |
缓冲回路 |
|
缓冲回路即为行程末端变速回路 图a当活塞返回到行程末端时,其左腔压力已下降到打不开溢流阀2,因此残气只能通过节流阀1缓冲排出,节流阀3开度较大,不影响末端行程前的正常排气。它常用于行程长、速度快的场合 图b当活塞杆伸出至撞块切换二通阀时开始缓冲。根据缓冲要求,可改变二通阀的安装位置,达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此回路适用于气缸惯性力大的场合 |
3.气液联动速度控制回路 |
气液传送器 |
调速回路 |
|
此回路通过改变油路中节流开度来达到两个运动方向的无级调速。它要求气液传送器T的油量大于液压缸的容积,并有一定余量,同时须注意气、油间的密封、以防气体混入油中 |
变速回路(快进-慢进-快退) |
|
当活塞杆伸出至撞块切换二通行程阀后,活塞运动开始从快进变为慢进。改变单向节流阀节流开度,可获任意低速 |
气液传动缸 |
调速回路 |
|
该回路通过调节两只速度控制阀2的节流开度来分别获得二个运动方向的无级调速。油杯3起补充漏油的作用 图中1为气液传动缸 |
变速回路之一(快进-慢进-快退) |
|
图a回路为液压缸结构变速回路:当活塞右行至封住s孔开始,液压缸右腔油液只能被迫从t孔经节流阀至其左腔,这时快进变为慢进。此回路变速位置不能改变 图b回路为用行程阀变速的回路:当活塞右行至撞块1碰到行程阀后开始作慢速进给。此回路只要改变撞块安装位置即可改变开始变速的位置 |
变速回路之二(快进-慢进-慢退-快退) |
|
图a回路为液压缸结构变速回路:当活塞右行至超过s孔时,开始从快进变为慢进。而当活塞左行时,由于其左腔油液只能被迫从s′孔经节流阀至其右腔,故为慢退,直至活塞左行到超过s孔时,才开始从慢退变为快退 图b回路为采用行程阀的回路。慢退的实现是由于它比采用行程阀的快进→慢进→快退回路少了一只单向阀,活塞开始左行时其左腔的油液只能经节流阀流至其右腔 |
变速回路之三(中间位置停止) |
|
回路中,阻尼缸与气缸并联,液压缸流量由单向节流阀来控制,可得平稳而一定的速度。弹簧式蓄能器2能调节阻尼缸中油量变化,且有补偿少量漏油作用。借助阻尼缸活塞杆上的调节螺母1,可使气缸开始时快速动作,当碰到螺母后,就由阻尼缸来控制,变为慢速前进。同时,由于主控阀采用了中间泄压式三位五通阀,所以当主控阀在中间位置时,油阻尼缸回路被二位二通阀3切断,活塞就停止在该位置上;当主阀被切换到任何一侧,压缩空气就输入气缸,同时经梭阀使阀3换向,使液压回路接通阻尼缸起调速作用。并联活塞杆工作时由于产生附加弯矩,故应考虑设导向装置 |
|
|
|
|
|
1.1.4 位置控制回路(见表42.6-4)
表42.6-4 气动位置控制回路及特点说明
简图 |
说明 |
1.有限(选定)位置控制回路 |
缓冲挡块 定位控制 |
|
当执行元件(如气缸活塞杆)把工件推到缓冲器1上时,使活塞杆缓冲行进一小段后,小车碰到定位块上,使小车强迫停止 |
气控机械 定位机构 |
|
水平缸活塞杆前端联接齿轮齿条机构。当活塞杆及其上齿条1往复动作时,推动齿轮3往复摆动以带动齿轮上棘爪摆动,推动棘轮作单向间歇转动,从而带动与棘轮同轴的工作转台作间歇转动。工作台下带有凹槽缸口,当水平缸活塞杆回程时,即齿条脱开行程开关2时,使垂直缸电磁阀4切换,垂直缸活塞杆伸出,进入该凹槽缺口,使工作转台正确定位 |
多位缸位置控制 |
|
多位缸位置控制回路的特点是控制多位缸的活塞杆按设计要求,部分或全部伸出或缩回,以获得多个位置 图a利用三位六通阀的回路:当阀处于位置I时,气缸处于图示位置(两端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阀处于位置Ⅱ时,孔2、3进气,右活塞杆伸出;阀处于位置Ⅲ时,两端活塞杆全部伸出 |
图b由二位三通阀1、2、3控制两个换向阀4、5,使气缸两活塞杆处于所要求位置:阀1动作时,两活塞杆均收进;阀2动作时,两杆一伸一缩;阀3动作时,两杆全部伸出 |
图c四位置定位控制回路。图示位置为按动手控阀1时,压缩空气通过手控阀1,分两路分别由梭阀1′、4′控制两个二位五通阀使主气源进入多位缸而得到位置I。当推动手控阀2、3或4时,可相应得到位置Ⅱ、Ⅲ或Ⅳ |
图d为A、B两缸串列实现三位定位控制的回路。图示位置为A、B两缸的活塞杆均处于收进状态。当左阀2如图示状态而右阀1通电换向时,由于A缸活塞面积较B缸为大,故A缸活塞杆向左推动B缸活塞杆,其行程长为Ⅰ-Ⅱ。反之,当阀1如图示状态而阀2通电切换时,缸B活塞杆杆端由位置Ⅱ继续前进到Ⅲ(因缸B行程长为Ⅰ-Ⅲ)。此外,可在两缸端盖上&*02;处与活塞杆平行安装调节螺钉,可微调行程位置 |
1.有限选定控制回路 |
多位缸位置控制 |
|
图e不三柱塞数字缸位置控制回路。A、B、C、D为气缸的四个通口:A、B、C供正常工作压力p1,通口D供低压,以控制各柱塞复位或停于某个需要位置。1、2、3为三个柱塞。当控制不同换向阀工作时,可得到包括原始位置在内的活塞杆的八个位置:1、2、3三个柱塞各自分别伸出时可相应得到三个不同位置;1、2同时伸出,2、3同时伸出或1、3同时伸出时又可得三个不同位置;1、2、3全部伸出为此数字缸最大行程位置;1、2、3均收进为图示原始位置 |
2.任意位置停止控制回路 |
三位阀位置控制回路 |
用三位三通阀或三位、五通阀控制普通气缸位置(参阅表42.6-2中的有关回路) |
三位三通阀控制普通单作用气缸,三位五通阀控制普通双作用气缸 这类位置控制回路由于要求气动系统,主要是缸与阀元件的密封性很严,否则不易正确控制位置,对于要求保持一定时间的中停位置更为困难。所以这类回路可用于不严格要求位置精度的场合 |
气液联动控制位置回路 |
|
图a由于采用了气液传送器2、3,所以与上述普通气缸的位置控制回路的精度要高得多。缸的活塞杆伸出端装有单向节流阀4以控制回程速度;缸的另一端装有两位两通换向阀6,需要在中间位置停止时,将液压回路切断,迅速地使活塞停留在所要求的位置上 图b为采用气液阻尼缸的气液联动位置控制回路。换向阀1为中泄式三位五通阀。图示位置时,气液缸的气缸部分排空;而液压缸部分由于两位两通阀3处于封闭位置,回路断开,故可保持活塞杆停在该位置。当阀1切换时,由于压缩空气除进入气缸外,还可经梭阀2而切换阀3,使气液阻尼缸的阻尼油路通,即可由气缸推动液压缸工作 |
1.1.5 基本逻辑回路(见表42.6-5)
表42.6-5 气动基本逻辑回路及特点说明
简图 |
说明 |
逻辑符号及表示式 |
真值表、其他信号动作关系 |
是回路 |
|
|
|
非回路 |
|
|
|
或回路 |
|
|
a |
b |
s |
0 |
0 |
0 |
0 |
1 |
1 |
1 |
0 |
1 |
1 |
1 |
1 |
|
与回路 |
|
|
a |
b |
s |
0 |
0 |
0 |
0 |
1 |
0 |
1 |
0 |
0 |
1 |
1 |
1 |
|
或非回路 |
|
|
a |
b |
s |
0 |
0 |
1 |
0 |
1 |
0 |
1 |
0 |
0 |
1 |
1 |
0 |
|
与非回路 |
|
|
a |
b |
s |
0 |
0 |
1 |
0 |
1 |
1 |
1 |
0 |
1 |
1 |
1 |
0 |
|
禁回路 |
|
|
a |
b |
s |
0 |
0 |
0 |
0 |
1 |
1 |
1 |
0 |
0 |
1 |
1 |
0 |
|
独或回路 |
|
|
a |
b |
s |
0 |
0 |
0 |
0 |
1 |
1 |
1 |
0 |
1 |
1 |
1 |
0 |
|
同或回路 |
|
|
a |
b |
s |
0 |
0 |
1 |
0 |
1 |
0 |
1 |
0 |
0 |
1 |
1 |
1 |
|
记忆回路 |
|
|
a |
b |
s1 |
s2 |
1 |
0 |
1 |
0 |
0 |
0 |
1 |
0 |
0 |
1 |
0 |
1 |
0 |
0 |
0 |
1 |
|
延时回路 |
|
|
当有控制信号a时,需经一定时间延迟后才有输出s 延时τ的长短可由节流元件调节。回路要求信号a的持续时间大于τ |
脉冲信号 形成回路 |
|
|
回路可把一长信号a变为一定宽度的脉冲信号s,脉冲宽度可由回路中节流元件进行调节 回路要求输入信号a的持续时间大于脉冲宽度 |
1.2 常用回路 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回路简称常用回路。 1.2.1 安全保护回路(见表42.6-6) 1.2.2往复动作回路(见表42.6-7、8)
表42.6-6 气动安全保护回路及特点说明
简图 |
说明 |
1.过载保护回路 |
|
气缸活塞在右行途中,若遇障碍或其它原因而使气缸过载时,气缸左腔压力急剧升高,当超过预定值时,顺序阀1打开,二通阀2打开,主控阀控制气由阀2排空而复位,从而使气缸左腔排气,活塞杆收回。因此本回路实质为限压回路 |
2.互锁及供气选择回路 |
互锁回路 |
|
互锁回路可保证同时只有一个缸动作。回路主要利用梭阀1、2、3及换向阀4、5、6进行互锁。如气控阀7动作,换向阀4换向使A缸动作;但同时缸A进气腔管路使梭阀1、2动作,把换向阀5、6锁住;这样,此时即使有气控阀8、9的动作信号,B、C缸也不会动作。如需换缸动作,必须把前面动作缸的气控阀复位才行。 |
供气选择回路 |
|
此回路为四个空气供应站A、B、C、D的选择回路:同时只允许有一个站供气(输出)。其动作原理与上述互锁回路相似 |
3.双手“同时”操作回路 |
|
此回路为需双手“同时”操作才能使活塞运动的回路。若双手不是“同时”按下,则气容3都将首先与阀1的排气口接通而排空,使无K信号。若阀1或2未能复位,则气容3都将得不到充气,亦就不可能有K气信号。故此回路能确保手的安全 |
表42.6-7 气动往复动作回路及特点说明
简图 |
说明 |
1.单往复动作回路 |
行程阀控制回路 |
|
这是利用右端行程阀控制的单(一次)往复动作回路。其结构较简单、操作方便(按一下左端按钮阀,气缸活塞进行一次往复动作) |
延时返回回路 |
|
此回路与上述回路比较多了一个气容c。活塞右行达到所定行程,压下行程阀后,气源对c充气后主控阀才换向,使活塞返回 |
2.连续往复动作回路 |
|
图a为较简单的利用行程阀实现连续自动往复的回路,其可*性常取决于行程阀的密封性与弹簧的质量 |
图b为时间控制式回路。利用气容元件c充气达一定值时切换主控阀,从而实现活塞行程连续自动往复。回路较a复杂,但是可不用行程阀,且外接管路也较少 |
图c为压力控制式回路。它适用于行程短、不便安装行程阀的场合。当载荷变化较大时,为使缸正常工作,应使缸径选择有较大余量。当要求行程位置较准确时,主控阀应选为差压阀(如图c中之1),两侧两个阀2、3也要选择合适 |
表42.6-8 气动程序动作控制回路举例及特点说明
简图 |
说明 |
A1-B1-B0-A0双缸程序动作回路 |
|
两缸A、B按A1-B1-B0-A0程序进行工作 回路中行程阀b1为气控复位式的,它与a1、b0采用可通过式行程阀的回路比较,能在速度较快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图中Q为起动阀。当按下Q阀时,缸A的主控阀将气源与缸A左侧联通,使缸A处于A1状态,以下即按程序A1-B1-B0-A0工作 |
1.2.3程序动作控制回路 程序动作控制回路(表42.6-8)在实际中应用广、类型多。下面仅举一个双缸程序动作(A1-B1-B0-A0)为例(表42.6-8)说明。而不同执行缸以及各种不同程序动作的回路,将在本章第2节中介绍其基本设计方法。 1.2.4同步动作控制回路(见表42.6-9)
表42.6-9 气动同步动作控制回路及特点说明
简图 |
说明 |
|
1)为较简单的同步回路。使A、B两缸同步的主要措施是采用刚性零件G连接两缸的活塞杆 2)是通过把油封入回路中来达到两缸正确地同步的。由于两缸为单活塞杆缸故要求气液缸B的内径大于缸A的内径,以使气液缸B上腔的有效截面积与缸A的下腔截面积完全相等。若两缸为双活塞杆缸,则要求两缸内径与活塞杆直径均相等 3)是使加有不等载荷F1、F2的工作台作水平上下运动的同步动作回路。当三位主控阀处于中间位置时,蓄能器自动地通过补给回路对缸补充漏油。若主控阀处于另两位置,则蓄能器的补给回路被切断,回路中还安装了空气塞1、2,可将混入油中的空气放掉并由蓄能器补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