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雾器
油雾器是气压系统中一种特殊的注油装置,其作用是把润滑油物化后,经压缩空气携带进入系统中各润滑部位,满足润滑的需要。
图11.4.4是油雾器的结构图。当压缩空气从输入口进入后,绝大部分从主

气道流出,一小部分通过小孔A进入阀座8腔中,此时特殊单向阀在压缩空气和弹簧作用下处在中间位置,如图11.4.5示,所以气体又进入储油杯4上腔C,使油液手压后经吸油管7将单向阀6顶起。因钢球上方有一个边长小于钢球直径的方孔,所以钢球不能封死上管道,而使油源源不断的进入视油器5内,再滴入喷嘴1腔内,被主气道中的气流从小孔B中引射出来。进入气流中的油滴被高速气流击碎雾化后经输出口输出。视油器上的节流阀9可调节油量,使滴油量可在0—200滴/分范围内变化。当旋松油塞10后,储油杯上腔C与大气相通,此时特殊单向阀2背压降低,输入气体使特殊单向阀2关闭,从而切断了气体与上腔C的通道,气体不能进入上腔C;单向阀6也由于C腔压力降低处于关闭状态,气体也不会从吸油管进入C腔。因此可以在不停气源的情况下从油塞口给油雾器加油。

图11.4.5 特殊单向阀的工作情况
油雾器在安装使用中常与空气过滤器和减压阀一起构成气动三联件,尽量靠近换向阀垂直安装,进出气口不要装反,油雾器供油量一般以10m³自由空气用1ml油为标准,使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二、消声器
消声器的作用是排除压缩气体高速通过气动元件排到大气时产生的刺耳噪声污染。
图11.4.6是膨胀干涉吸收型消声器。气流经过对称斜孔分成多束进入扩散室A后膨胀,减速后与反射套碰撞,然后反射到B室,在消声器中心处,气流束互相撞击、干涉。当两个声波相位相反时,使声波的振幅相互减弱达到消耗声能的目的。最后声波通过消声器内壁的消声材料,残余声能由于消声材料的细孔相摩擦而变成热能,再达到降低声强的效果。

1— 扩散室;2—反射套;3—吸音材料;4—壳体;5—对称斜孔
三、转换器
转换器是将电、液、气信号相互转换的辅件,用来控制气动系统工作。
1.气/电转换器
图11.4.7是低压气/电转换器结构图。它是把气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元件。硬芯与焊片是两个长断电触点。当有一定压力的气动信号由输入口进入后,膜片向上弯曲,带动硬芯与限位螺钉接触,即与焊片导通,发出电信号。气信号消失后,膜片带动硬芯复位,触点断开,电信号消失。
选择气/电转换器时要注意,信号工作压力大小、电源种类、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大小,安装时不应倾斜和倒置,以免发生误动作,控制失灵。
 1—焊片;2—硬芯;3—膜片;4—密封垫;5—气动信号输入孔;
6、10—螺母;7—压圈;8—外壳;9—盖;11—限位螺钉
2.电/气转换器
图11.4.8是低压电/气转换器原理图,其作用与气/电转换器相反,是将电信号转换成气信号的元件。当无电信号时,在弹簧1的作用下橡胶挡板4上抬,喷嘴打开,气源输入气体经喷嘴排空,输出口无输出。当线圈2通有电信号时,产生磁场吸下衔铁3,橡胶挡板挡住喷嘴。输出口有气信号输出,图11.49为电/气转换器结构图。
图11.4.8 电/气转换器原理图

1— 弹簧;2—线圈;3—衔铁;4—橡胶挡板;5—喷嘴
图11.4.9 电/气转换器

1 — 罩壳;2—弹性支撑;3—线圈;4—杠杆;5—橡胶挡板;
6—喷嘴;7—固定节流孔;8—底座
2. 气/液转换器
图11.4.10是气/液转换器结构图,它是把气压直接转换成液压的压力
转换装置。压缩空气自上不进入转换器内,直接作用在油面上,使油液面产生与压缩空气相同的压力,压力油从转换器下部引出供液压系统使用。
气/液转换器选择应考虑液压执行元件的用油量,一般应是液压执行元件用油量的5倍。转换器内装油不能太满,液面与缓冲装置间应保持20mm—50mm以上距离。

1—空气输入管;2—缓冲装置;3—本体;4—油标;5—油液输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