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对电动执行机构的需求是越来越大,2004年,初步估计年销售量(全国)应该在20万台左右。 电动执行机构,实际上就是利用电机带动涡轮蜗杆转动,配置 不同的阀门,达到开启,关闭管道的目的,通过控制芯片纪录,控制电机的运转情况,并且,采用压力传感器作为保护措施防止出现扭矩过大造成管道的损坏的一种设备。 电动执行机构,目前国内的生产企业已经很多,有实力的公司有7,8家(例如:autork,瑞基,天二通,吴中仪表等),其他的小厂家就更多了,估计能够达到6,7十家吧(我个人通过网上搜索得出的结论),当然所说的都是能够有自己的技术力量的公司,至于那些靠卖国外的产品的公司就更多了。 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大概有如下几个: 1、由于起步比较晚,电子部分技术实力不够强,稳定性能不高(丢阀位比较严重);机械部分细节考虑不周,很多不合情理或者说不能够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要求。 2、投入的人力不够,很多公司就几个研发人员,甚至2,3个技术人员负责技术,那么必然造成技术设计不完美,稳定性能必然不高;而且,技术人员的学历普遍不高,产品经验不足,做出来的是试验品,非产品。 3、各个公司盲目的追求上,而不考虑产品不稳定带来的后果,只追求商业利益,不追求长远利益,也是造成产品不稳定一个因素。 4、国内小厂家,大都是资金不足,很难能够做大,做稳;国内的几个大企业呢,个人了解认为技术力量不过关,没有花力气去招聘优秀的人员。 目前国内由于对执行机构的需求量的增加,我相信还有更多的小公司即将加入到这个行业来,毕竟,这是一块肥肉,谁也想分一羹。国外产品由于非本地化,造成了价格过高,服务不好(或者服务费用过高);国内厂家质量不过关,但服务好,价格便宜,是国外产品的八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服务基本上是3,5年内免费的;这种情况造成了,国内做项目人员对执行机构选择很难抉择。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国内的此行业公司,如果能够都静下来,把自己产品存在问题,细化,解决,结构方面更加合资,让客户能够自己进行维护,我想像在这个行业做大还是很有希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