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气动马达网 >> 气动马达信息 >> 气动马达技术 >> 其它气动技术信息 >> 正文 |
电动机的操作与使用要求及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
|
1、经过长途运输或长期搁置未用的电动机,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定子绕组与机壳间的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3xUN/1000MΩ(UN额定电压,单位V),否则电动机必须进行干燥处理,直到绝缘电阻达到规定值为止; 2、电动机安装时,应保证电动机中心线与被传动机器的中心线一致,否则会引起轴承损坏和轴断裂。并应检查联轴器或正齿轮的螺丝和销子是否紧固,机组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卡位窜动和不正常的声音等; 3、电动机接线盒内有六个端子的,通过连接片改变接线,可以适用两种不同电压的需要; 4、电动机的相序U、V、W与接入的外电源相序A、B、C相对应,电动机的转向从轴伸端看,为顺时针方向,否则电动机将反转,当旋转方向与要求不一致时,将外电源任何两项对调一下,即可改变电动机转向; 5、电动机接线后,经检查确认无误可接通电源进行空载试运行,并观察电动机有无异常现象,待空载运行正常后方可投入负载工作; 6、电动机无论是在空载或负载运行时,均不应有断续的或异常的声响或振动; 7、电动机起动时的注意事项: 1)合闸后,若电动机不转,应迅速、果断地拉闸,以免烧毁电机,查清原因后,再启动电动机; 2)当多台电动机用同一台变频器供电时,不能同时起动,应由大到小逐台起动; 3)当电动机采用降低电压启动时,必须为空载或轻载,电动机只允许冷态起动两次,热态起动一次。
1、电动机不能起动: 1)电源未接通; 2)绕组断路; 3)绕组接地或相间匝间断路; 4)绕组接线错误; 5)熔体烧断; 6)控制设备接线错误。 2、电动机接入电源后熔体被灼断: 1)单项起动; 2)电动机负载过大或被卡住; 3)熔体截面积过小; 4)电源到电动机之间的连接线短路。 3、电动机通电后不启动: 1)电动机负载过大或被卡住; 2)电源未能全部接通; 3)电压过低; 4)对于小型电动机,润滑油脂或装配太紧。 4、电动机外科带电: 1)电源线与接地线搞错; 2)电动机绕组受潮,绝缘严重老化; 3)引出线与接线盒接地。 5、电动机起动困难,加额定负载后,电动机转速比额定转速低: 1)电源电压过低; 2)接线错误; 3)龙型转子开焊或断裂; 4)重绕时匝数过多。 6、绝缘电阻低: 1)绕组受潮或被水淋湿; 2)绕组绝缘老化。 7、电动机运行时有杂音,不正常: 1)轴承磨损,有故障; 2)定、转子铁心松动; 3)电压过高或不平衡; 4)轴承缺少润滑脂; 5)风扇碰风罩或风道堵塞; 6)气隙不均匀,定转子相擦。 8、电动机过热或冒烟: 1)电源电压过高,使铁芯磁通密度过饱和,造成电动机温升过高; 2)电源电压过低,在额定负载下电动机温升过高; 3)定、转子铁芯相擦; 4)电动机过载或拖动机械阻力过大,使电动机发热; 5)电动机频繁起动或正反转次数过多; 6)风扇故障,通风不良。 9、电动机空载运行时电流不平衡,且相差很大: 1)电源电压不平衡; 2)绕组有故障,如匝间短路,某组线圈接反等; 10、电动机振动: 1)轴承磨损,间隙不合格; 2)气隙不均匀; 3)转子不平衡; 4)机壳刚度不够; 5)基础强度不够安装不平; 6)风扇不平衡; 7)转轴弯曲; 8)转子铁芯变形或松动; 9)电动机地脚螺栓松动。 11、轴承发热超过规定: 1)润滑油脂过多或过少; 2)油质不好,含杂质; 3)油封太紧; 4)内盖偏心,与轴相擦; 5)电动机两侧端盖或轴承盖未装平; 6)轴承有故障,磨损,有杂物等; 7)电动机与传动机构联接偏心或传动带过紧; 8)轴承牌号选择不当,过载时,使滚动体承受载荷过大; 9)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网站导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