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系统的设计一般应包括: 1)回路设计; 2)元件、辅件选用; 3)管道选择设计; 4)系统压降验算; 5)空压机选用; 6)经济性与可靠性分析。 以上各项中,回路设计是一个“骨架”基础,本章着重予以说明,然后结合实例对气对系统的设计计算进行综合介绍。 1 气动回路 1.1 气动基本回路 气动基本回路是气动回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可分为:压力与力控制回路、方向控制(换向)回路、速度控制回路、位置控制回路和基本逻辑回路。 表42.6-1 气动压力与力控制回路及特点说明 简图 说明


1.压力控制回路 一次压控制回路 主要控制气罐,使其压力不超过规定压力。常采用外控式溢流阀1来控制,也可用带电触点的压力表1′,代替溢流阀1来控制压缩机电动机的启、停,从而使气罐内压力保持在规定压力范围内。采用溢流阀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无功耗气量大;后者对电动机及其控制要求较高 二次压控制回路 二次压控制主要控制气动控制系统的气源压力,其原理是利用溢流式减压阀1以实现定压控制 高低压控制回路 气源供给某一压力,经二个调压阀(减压阀)分别调到要求的压力 图a利用换向阀进行高、低压切换 图b同时分别输出高低压的情况 差压回路 此回路适用于双作用缸单向受载荷的情况,可节省耗气量 图a为一般差压回路 图b在活塞杆回程时,排气通过溢流阀1,它与定压减压阀2相配合,控制气缸保持一定推力 2.力控制回路 串联气缸增力回路 三段活塞缸串联。工作行程(杆推出)时,操纵电磁换向阀使活塞杆增力推出。复位时,右端的两位四通阀进气,把杆拉回 增力倍数与串联的缸段数成正比 气液增压缸增力回路 利用气液压缸1,把压力较低的气压变为压力较高的液压,以提高气液缸2的输出力。应注意活塞与缸筒间的密封,以防空气混入油中 < 1.1.1 压力与力控制回路(见表42.6-1) 1.1.2换向回路(见表42.6-2) 表42.6-2 气动换向回路及特点说明 简图 说明 1.单作用气缸换向回路 二位三通电磁阀控制回路 图a为常断二位三通电磁阀控制回路。通电时活塞杆上升,断电时靠外力(如弹簧力等)返回 图b为常通二位三通电磁阀控制回路。断电时常通气流使活塞杆伸出,通电时靠外力返回 三位三通电磁阀控制回路 控制气缸的换向阀带有全封闭形中间位置,理论上可使气缸活塞在任意位置停止;但实际上由于漏损(即使微量)而降低了定位精度 此三位三通阀可用三位五通阀代替 二位三通阀代用回路 用两个二位二通电磁阀代替二位三通阀以控制单作用缸工作。图示位置为活塞杆缩回位置;需要活塞杆伸出时,必须两个二位二通阀同时通电换向 2.双作用气缸换向回路 二位五通单电(气)控阀控制回路 图a为单电磁控制阀控制回路。电磁阀通电时换向,使活塞杆伸出。断电时,阀芯靠弹簧复位,使活塞杆收回 图b为单气控换向阀控制回路。切换二位三通阀时相应切换主气控阀,使活塞杆伸出。二位三通阀复位后主气控阀也复位,活塞杆缩回 二位五通阀代用回路 用两个二位三通电磁阀代替上述二位五通阀的控制回路中,两个阀一为常通,另一为常断,且两阀应同时动作,才能使活塞杆换向 二位五通双电(气)控阀控制回路 图a为双电控双作用缸换向回路 图b为双气控双作用缸换向回路。主控阀两则的两个二位三通阀可作远距离控制用,但两阀必须协调动作,不能同时接通气源


三位五通双电控阀控制回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