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气动马达网 >> 气动马达信息 >> 马达技术 >> 正文 |
机械液压系统工作介质的安全使用与维护 |
|
防止污染杂质混入液压油 (1) 液压用油、油桶要设置在干净安全的地方,加强管理。所用的油桶,滤油机,油漏斗、油管等都应保持干净。装运液压油的油桶必须事先清洗干净,油桶需专用,不要与其他油桶混杂。 (2) 液压机械应经常保持清洁,为防止灰尘杂物落入油液中,油箱应加盖密封。 (3) 油箱中的油液应根据工作情况定期更换。在换油时,应将油箱底部积存的污物杂质去掉,将油箱清洗干净。 油液污染度的简易鉴别方法有: (1) 目力视察。人的正常视力极限一般为40μm左右。因此,油液中污物杂质的颗粒尺寸大于40μm时,人的眼力即能看到,当目力能直接观察到污物质时,说明工作油已经很脏了,必须更换。 (2) 试管相比。用试管把新油和使用油加以比较,如发现使用的油颜色呈现黑色并有恶臭时,必须更换。如颜色没有变化而混浊时,说明油液中含有水分,经过澄清排除水分后,油液可继续使用。如透明色变浅而没有恶臭时,可能混入了异种油,只要粘度适当,也可以继续使用。 (3) 取一滴使用油加热后放在试验用滤纸当中,并使之往下滴,如存在固态杂质时,在滤纸上将残留薄黑色斑点,这说明油液所含杂质较多,不宜继续使用。 (4) 要查明油液是否含用水分,可将一铁板加热至250。C左右,往铁板上滴一滴使用油,如有爆裂声,说明含有水分。没有水分的油液是无声燃烧的。 防止空气进入液压系统 为防止空气进入液压系统,在使用和维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经常检查油箱中油面高度,保持有足够的油量。 (2) 在工作过程中,油液会损耗,必须及时补充新的同规格油液。 (3) 即使在最低油面时,吸油管1:3和回油管口也应保持在油面以下。 (4) 使用性能良好的密封件,失效的密封装置应及时更换,管接头及各接合面处的螺钉都要拧紧。 (5) 在使用中尽量防止系统中各处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或形成局部真空。 (6) 液压系统中进入空气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排除空气,有的油缸在其上部设有排气阀。在机器未开动前,应将排气阀打开,使油缸在最大行程范围内往复运动几次,以排除系统中的空气。 (7) 在更换油箱中的油液后,应开动机器循环运转几次,以排除系统中的空气。 防止水分混入液压系统 (1) 存放液压油的油桶底部有水,尤其是油桶露天放置时,更要特别注意。 (2) 混入系统中的空气含有的水汽冷凝成水。 根据以上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并要经常注意从油箱的放油塞处将水排除(水的密度比油大,水往往沉在油箱底部)。 防止油温过高 从维护使用方面来看,可采取以下措施: (1) 经常注意保持油箱中的设计油量。一般要求油面高度达到油箱高度的80% ,以满足油箱有足够的散热面积和油液有足够的循环冷却条件。新机第一次装油时,应将油箱装满,在起动运转几分钟后,油液进入管道和油缸,油面会下降。因此,要再补充一部分油。 (2) 经常保持液压的机械清洁,及时清除油箱、管路外部的脏物,以利于散热冷却。 (3) 在保证液压机械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油泵压力应调至最低工作压力,以减少能量损耗。 (4) 根据使用的油泵的具体要求和不同季节选用粘度适宜的液压油。 (5) 经常保持油液洁净,及时更换使用到期的液压油。 防止液压系统泄漏 由于设计、制造、装配、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原因,液压系统的泄漏一般来说是很难避免的。特别是在新机刚使用时。泄漏现象更为突出。泄漏严重。使油液损失,压力不足,油缸动作迟缓无力,甚至无法工作。因此必须分析泄漏的原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则泄漏现象可以大大减少。 液压系统的泄漏。可分为外漏与内漏。外漏主要是向外部泄漏,例如管漏和缸漏。内漏要是在元件内部从高压腔向低压腔的泄漏,它直接影响到元件的性能。 (1) 铸件的焊件要保证质量,有条件时,液压件在装配前要进行耐压试验。耐压试验的压力要达到最高工作压力的150%-200%。 (2) 安装各种接头时,一定要使紧固螺母与接头上的螺纹配合适当。特别是第一次安装时,要去掉毛刺,否则,带毛刺硬性拧紧,会把螺纹挤坏,留下后患。装接头时,可先用手拧紧密封面接触,手拧不动时。表示密封面已接触上,然后再用扳手拧紧。 (3) 选用粘度合适的液压油,有较好的粘温性能。 (4) 要定期检查泵、阀 油缸等元件中运动部位的配合间隙是否过大。 (5) 要保证油封和密封件的质量,材质、几何形状和精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6) 各种液压元件安装密封件和沟槽尺寸要按设计精度要求加工。 (7) 各种密封圈特别是在0型密封圈规格很多,而且相邻尺寸的直径差别不大,凭目力较难分辨。因此,各种规格的密封圈应标明尺寸,分别储存,避免大小混杂。换装时便于按规定尺寸选用,不能以小代大或以大代小。安装时不要用带棱角的工具,以防划伤密封件。O型密封圈装好后不能有扭曲现象。U、V、Y形等有方向性的密封圈,安装时要注意方向,不要装反。换下的废旧密封圈要及时放在一边,不能新旧混淆,以免换装时弄错而造成返工。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网站导航 | | |||
|